青年是祖國的未來,高等院校承擔著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新時代大學生能否堅持正確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能否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與“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社會責任,能否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的實現聯系起來、把自身前途與國家命運聯系起來、把個人理想與祖國需要聯系起來,決定著他們能否在不久的將來真正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提高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立德樹人,厚德修能,著力繪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意識的“同心圓”,高等院校才能真正完成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各種思潮的涌入和沖擊,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向多元化轉變,一時間有的人思想迷茫,甚至信仰缺失。當代大學生更是生長在信息發達、文化多樣的“網絡社會原住民”,思想總體健康向上,對學業、生活充滿信心,但也有人因為缺乏生活的磨礪和奮斗的意愿,在思想上更容易感到困惑,甚至出現精神在衰退、信仰被掏空的傾向。
沒有精神與信仰,人生是可悲的,校園是貧瘠的,社會是可怕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引導大學生堅定信仰、繪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意識的“同心圓”,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為此,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應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在抓住大學生普遍關注且一時難以解開的思想“疙瘩”和理論“扣子”的基礎上,切實幫助大學生排除思想之憂,讓大學校園真正成為新時代青年學子樹立理想、堅定信念的陣地。
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精髓。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為我們積淀了博大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精華,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獻身精神等,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裨益良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豐富養分,它既是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學習內容,也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思想政治意識的重要載體手段。
高等院校針對在校學生的具體特點,可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搭建誦讀平臺,推動誦讀制度化;組成國學宣講隊,深入各院系及群眾文化場所解讀經典;組織參觀文明古跡、紀念館、博物館等,并開展相關文化課題研究、制作相關視頻等,使學生切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配合本地區開展傳統文化振興工程,培育學生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工程,將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術家請進校園,讓大學生愛上民族工藝,提升大學生民族自豪感……通過豐富多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和熏陶,讓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成為大學生的傳承自覺。
浸潤紅色革命文化之甘露。紅色革命文化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產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也應當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如長征時期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吃盡天下苦、歷盡世間難,那種浴血奮戰、堅強不屈、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正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的。
實踐證明,體驗紅色革命文化的育人模式,作為思想政治課的一種形式,更能讓大學生切身感受到新中國創立的艱辛,感受到愛國、敬業的重要性,更能讓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大學生思想意識中自然形成并牢牢扎根。紅色革命文化教育應當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手段。高等院校應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帶領學生走出校園,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價值引領為目標,讓紅色革命文化浸潤當代大學生的心靈。
熔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靈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而產生的新的文化,它萃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文化在當代中國的最新發展。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制度和理論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等,共同熔鑄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武裝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和核心內容。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打破僵化思維,破除體制壁壘,調動各種因素,轉換各種場景,強化協同聯動。在抓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的基礎上,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網上與網下教學,融入考試評價與實踐能力考查,走進食堂、宿舍、體育場館等。同時,高校還應創造更多更好的軟硬件條件,創造更公平更透明的競爭機制,讓求真務實、不懈奮斗的學生得到激勵,讓浮躁、頹廢、過度娛樂的不良風氣得到有效遏制。
教育強則國家強,人才興則民族興。越是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就越渴求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越需要發揮高等教育的作用。為莘莘學子撥亮理想的燈、引領前行的路,高等院校重任在肩。面對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迫切需求,面對時代變革、未來發展帶來的巨大挑戰,高等院校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人才培養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務,讓校園成為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陣地,培養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儲備。
(作者單位:鞍山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