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飛機發動機拆裝調試與維修”賽項天津市選拔賽中,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代表隊勇奪第一名。這是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亮捷航空開展校企合作的最新成果,距離雙方簽約僅僅過了5個月時間。
2020年12月,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亮捷航空簽署協議,雙方秉承“共研、共建、共享、共用、共贏”的原則,開展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打造實體化運行、產學研訓一體化的產教綜合體,探索可推廣的校企合作新范式。
共建專業 學生學的就是企業用的
“我面試成功了,我選上啦?!碑數弥约喉樌ㄟ^“藍天工匠”的選拔,成為飛機飛行器數字化制造技術專業的一員時,大一新生郭春江高興極了,第一時間給父親打電話報喜。
“祝賀你,在學校要勤奮學習,將來用技能報國?!备赣H叮囑道。
“爸,您放心?!惫航院赖卣f,“我們的專業可棒啦,設施設備很先進,我一定努力學好本領、練好技能,將來為祖國的航空事業貢獻力量?!?
學校新建一個專業,通常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實訓設備滿足常規教學要求。但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亮捷航空的合作跑出了新速度。他們在9個月內經過多次研討、磋商、交流,最終雙方共同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共建飛行器數字化制造技術專業群,開設飛機飛行器數字化制造技術和飛機機載設備裝配調試技術兩個新專業,首批培養106名學生。
“學校要培養對國家發展有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而企業則需要優秀的人才來支撐企業發展與助推航空產業發展?!睂W校機械學院院長張文健說,“我們按照航空航天制造企業和航空公司的要求,對標中國民航CCAR-147培訓標準,把航空航天制造和飛機維修企業對人員的要求和標準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企業用的就是學生學的?!?
共建基地 實訓用的就是企業有的
在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西側的空地上,一架印有亮捷航空和機電學院標志的民航客機停放于此。近日,學校師生們的微信朋友圈被這架飛機的照片刷屏了。這里不僅是校園標志性景觀的打卡地,而且是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標志。
飛機飛行器數字化制造技術專業學生郝子駿將學校飛機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后,便引來了十幾位好友的點贊:“你們學校還有飛機呀!太棒了!”“我們還可以在飛機上上課呢?!焙伦域E炫耀道。
學校與亮捷航空共建航空維修緊缺人才實訓基地,并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產、教、研、訓、賽一體化的公共實訓場地。由學校提供實訓場地,亮捷航空提供教學實訓設備及實訓場地建設配套設施。
“我們雙方圍繞實訓使用的就是企業現有的這一目標,建設校內實訓基地,打破學校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技能需求脫節的障礙,著力培養專業技術能力過硬、綜合素質俱佳的‘藍天工匠’?!睂W校機械學院院長張文健表示。
實訓基地內,羅賓遜R44實習飛機、小鷹500實習飛機、渦噴6實習發動機、阿依24實習發動機、萊康明活塞實習發動機等實訓教學設備齊全,它們從企業直接來到這里,成為最前沿的教學資源。此外,三個飛機維修實訓室的設計也是功能各異,可以滿足不同專業的教學和實訓需求。
共建團隊 教師教的就是企業要的
長期以來,在一些地方校企合作面臨著挑戰:企業反映,招來的學生得從頭培訓技術;畢業生也說,學校里學的在工作中用不上。如何縮短教學理論與實操間的距離,讓學校教的變成企業要的?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亮捷航空積極構建校企互聘模式,打造創新型教學與技術人才隊伍。
學校聘請企業優秀技術人員作為特聘講師,企業聘請專業教師作為特派員,雙方圍繞技術人才培養、專業建設、企業發展需要等方面展開深入研究與合作。教師、特聘講師攜手聯動制定課程教學標準,設計教學方案,開發教學資源。
校內教師負責理論課教學,企業講師負責實習技術指導,校內教師負責理論課教學資源的收集整理、視頻錄制等課程資源的制作,企業講師負責企業資料收集,使教學資源、更貼近于企業日常工作。
同時,校內教師發揮專業知識豐富的特長,作為特派員參與到企業相關專業技術的工作當中。二者形成合力,最終實現學校、企業、學生的三贏。
到亮捷航空實踐學習一段時間后,教師周鐵玲深受感觸地說:“我進一步了解了企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包括知識、技能、職業標準和工作作風等,專業知識和教育理念都得到了更新。在日常教學中我可以更好地把航空職業精神和職業標準融入到課程中,培養更加符合企業用人需求的人才?!痹趯W習交流過程中,周鐵玲還向企業的特聘講師介紹學生的情況,傳授教育教學方法,使特聘講師在講課時更有針對性更高效。
這一模式帶來的好處,學生體會是最深的。
“我以前想都不敢想,有朝一日可以從事航空類專業的工作,是學校和亮捷航空一起搭建的合作平臺和職業技能大賽的歷練,讓我擁有了實現航空夢的機會?!?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飛機發動機拆裝調試與維修”賽項天津市選拔賽第一名獲得者院富說,“我會努力實現我的夢想,做一名優秀的航空人?!?br />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千文表示,我們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結合,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實制造業立市戰略部署,推動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努力實現學校教育與產業優化升級、城市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互促共進,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貢獻機電力量。
——刊發于2021年11月10日《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