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簡介
本教材定位于現代服務業電梯安裝與保養等關鍵領域,以實際生產過程為主線,循序漸進設計了“認識電梯 ”到“智能網聯電梯保養 ”等七個典型項目案例。采用魯班工坊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 ”教學模式,以實踐應用為導向,以企業瓶頸難題為突破口注重能力培養與職業素養的形成,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教材內容力求理論聯系實際,由淺入深,圖文并茂,配有紙質同版數字化教材及隨書活頁手冊、電子課件、微課視頻、模擬試卷等。每個項目均以素養課堂和案例導入方式融入了思政元素;也是企業培訓及全國電梯特種作業資格證考前培訓用書。
團隊由院校“ 雙師型”教師、電梯行業協會、企業專家共同組成并聯合開發。主編劉勇教授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優秀教師, 曾在奧的斯電梯公司從業20年。編寫團隊榮獲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服務先進制造業領軍團隊、入選教育部“校企融合雙百案例 ”;團隊主編電梯類教材 4部,其中首屆國家優秀教材獎 1部。
二、教材內容
1. 編寫理念:本書依據最新《電梯行業標準》對電梯結構、安全裝置、控制制系統、安裝調試、保養課程的要求,結合科技、產業的新動態,并吸收前期 版本的反饋意見編寫而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材設計理念,讓學生學會、學以 致用;產教融合按照電梯企業工作過程的邏輯確定教學項目,以解決實踐問題、促進就業為目標。本書從強化學生工程倫理意識與職業道德入手,注重“工匠文化 ”熏陶,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融入價值引領內容。
2. 編寫結構:圍繞電梯技術設計了七個項目,每個項目設計六個環節。知識闡述創新導入、思政案例、知識準備、實踐操作、科技拓展梯度明晰,能促進教學效果最大化。制作了 AR 、動畫、操作視頻、微課等配套資源,呈現出立體化、數字化的資源庫,以“互聯網+ ”的形式滿足學生移動化、 自主化學習的需要。
3. 教材內容:該教材是在深入了解行業、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以及對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具體建議基礎上,按照高職專業對接區域產業、服務區域經濟、就業導向的專業改革和建設原則,體現行業標準、企業實際用人需求、對 口“零距離 ”上崗等要求,以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培養為目標,以電梯結構、安全裝置、控制系統、安裝維護、安全操作與保養等實際生產過程為主線編寫而成的。
三、特色創新
本書服務于國家先進制造業,校企雙元合作開發。采用魯班工坊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模式,以實際工程為導引,以項目實踐為統領,反映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和職業崗位變化的要求,注重能力培養與職業素養的養成,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魯班工坊海外學生個性化教學。
本書結合全國電梯技能大賽賽項成果和近年創新創業競賽深度開發。立足往屆電梯全國大賽的賽項成果和成功經驗,校企聯合基于崗位實際工作過程對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組織重構,及時將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關的現行標準、新技術以及新的管理規范引入專業教材中。
本書制作了立體化配套資源,版式設計新穎,每個項目配有二維碼方便掃描自學,同時出版了數字化教材,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賦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四、實踐應用
教材使用面廣,不僅適用于高等職業院校、技師學院電梯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等機電類專業,同時也是蒂森電梯、奧的斯電梯企業培訓指定教材,累計使用量超過 11000冊。
適應技能大賽、創新競賽和職業教學指導需要,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競賽規程有關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教材內容,為電梯行業人才發展提供向導,使學生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取得電梯操作技能等級證書等。
教材使用反饋效果良好,教材符合電梯技術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充分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特點;教材章節編排合理,課時安排較得當;校企雙元開發特色鮮明,將企業的真實案例和企業的新標準、新技術以及新的管理規范引入到專業教材當中,使學生更好的適應新業態、新職業和新崗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