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畅精品影集高清无广告播放网站,97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精品_720高清视频播放

檢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機構設置 >> 黨群機構 >> 黨委宣傳部 >> 黨建專欄 >> 正文
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理念
發布人: 資訊來源: 發布時間:2020-03-10 19:33:20 點擊數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客觀要求,人類任性貪婪地掠奪大自然必然遭到報復。這是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得出的重要結論。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的今天,《自然辯證法》是不可不讀的重要著作。  

自然、自然科學以及人與自然關系,一直未曾離開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視域。19世紀70年代隨著自然科學的快速發展,大量新發現、新成果的涌現迫切要求運用哲學的觀點、思維和方法進行概括和總結。與之相伴,當時的一些自然科學家受資產階級思潮和形而上學的錯誤影響,陷入了唯心主義泥潭。創建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科學觀,既是推動自然科學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完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從而更好地武裝工人階級領導科學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之計。  

《自然辯證法》是恩格斯于1873年起用10多年時間撰寫的重要哲學著作。這部著作因其對無機界與有機界、自然與科學、人與自然之間相互聯系及其發展圖景的科學揭示,特別是關于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的辯證唯物主義闡發,使得該著作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和唯物辯證法發展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然辯證法》深刻表達了關于自然科學、自然科學與哲學、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在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考察和辯證分析基礎上,恩格斯對人們提出了諸多告誡:“我們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支配自然界,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自然界為何會對人類進行報復,又是如何進行報復的呢?按照唯物辯證法觀點,人作為自然界一部分,與大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自然界既是人類的衣食父母——為人類生存提供各種資源,又是人類的老師——大自然以瘟疫流行的災害方式教育、報復、懲罰著人類的短視、傲慢與自私。  

那么,人類應如何避免類似的災害或悲劇?書中提供了答案:一是敬畏和堅持唯物辯證法。二是變革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對我們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生產方式,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一起對我們的現今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恩格斯批判的矛頭是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但是他提出的問題和闡發的思想是具有普遍和深遠警示意義的。  

人類在邁進文明社會的征程中,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始終是必須面對但又未能很好解答的重大課題。歷史上發生的多次重大災難,無不印證了書中關于蔑視唯物辯證法就要遭受懲罰、違背自然規律就要受到報復等思想的深邃性和遠見性,也印證了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發展方式的客觀性和重要性。  

我們黨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對生態文明建設更加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美麗中國”“綠色發展”等治國理念。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了制度安排。面對當前我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力以赴大抓疫情防控的同時,強調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提出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指出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這一系列要求,都充分體現了對自然生態的尊重,也體現了對人類自身安全的呵護。  

恩格斯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面對疫情帶來的災難和考驗,我們要切實銘記馬克思主義揭示的規律性認識和歷史教訓,以疫情提出的新挑戰為契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轉變消費理念、完善法規制度,讓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努力和成果助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作者: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西安校區馬立黨  


上一條:切實辦好網上思政課 下一條: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