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畅精品影集高清无广告播放网站,97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精品_720高清视频播放

檢索
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 汲取育人奮進力量——機電學院組織教師代表收看2025年“津門師德巡講” 報告會
發布人: 資訊來源: 發布時間:2025-09-30 14:21:08 點擊數量: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特崗教師代表回信的精神,強化學校師德師風建設,近日,學校組織教師代表集中收看了迎慶第41個教師節“教師關愛月”系列活動——2025年“津門師德巡講”報告會。

19927

學校教師代表觀看報告會

  報告會緊扣“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核心主題,特邀天津理工大學副教授李子剛、天津市實驗中學教師張曉燕、學校副教授許超等三位深耕教育一線的優秀工作者,從特教、職教、普教3個教育維度,以鮮活的案例詮釋“教育家精神”的內涵,為參會教師帶來了一場兼具思想高度與情感溫度的精神盛宴。

  李子剛副教授以“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為內核,創新構建“預習-上課-復習-鞏固-測試-反饋”六階段學習體系,將教學過程化繁為簡,助力聽障學生突破生理障礙、實現成長跨越,踐行了“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教育理念。張曉燕老師傳承教育世家的初心,以“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為底色,傳遞終身學習與仁愛育人理念,用專業與溫暖守護學生成長,詮釋了“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許超副教授以“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立身,提出“不滿足于‘哪里行’,常思‘哪里不行’”的自省理念,結合自身從職教學生成長為優秀教師的歷程,講述扎根職教沃土的耕耘故事,彰顯了“成功源于日復一日堅持”的職業堅守,其培育德才兼備人才的實踐正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的生動寫照。

學校副教授許超受邀在會上分享

  會后,與會教師紛紛結合崗位實際暢談感悟。思政教師代表劉文晴表示:“三位老師分享的育人故事真摯感人,見解深刻獨到,生動詮釋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內涵,也讓我對新時代高校教師的使命擔當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和價值成長的塑造者,責任尤為重大。三位老師以德立身、以愛育人的精神,將激勵我不斷反躬自省,精進不止。”新入職教師代表劉小川表示:“聽完三位老師的育人故事,我感受到師德從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李子剛老師因材施教的‘智’,是許超老師扎根職教的‘韌’,是張曉燕老師守護學生的‘暖’。作為教育同行,我會以他們為榜樣,把這份堅守與熱愛融入日常,用專業與真心,護航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之路。”教師代表孫友表示:“作為新時代教師,當以這些優秀榜樣為鏡。一要錘煉師德修養,時刻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將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融入日常,做到‘身正為范’;二要精進專業能力,保持求知精神,主動適應教育發展新需求,在教學中追求卓越;三要厚植育人情懷,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需求,用愛心架起溝通橋梁,做‘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輔導員教師代表翟佳儒表示:“三位優秀教師的巡講事跡讓我懂得‘師德’從不是宏大的詞匯,而是藏在每一次耐心的解答、每一回貼心的關懷里。作為教育行業的一份子,我將以這三位教師為標桿,把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堅守,落實到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

  師德是教師之魂,精神是前行之帆。三位優秀教師的事跡分享生動詮釋了“教育家精神”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教學實踐的具體行動——是特教課堂上的因材施教,是職教講臺下的久久為功,是中學時光里的溫暖守護。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延伸,彰顯了新時代教師的精神特質,為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了鮮活范本。

  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開展更多形式豐富的活動,引導全體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以榜樣力量點亮育人之路,以精神傳承筑牢教育根基,在錘煉師德修養、精進專業能力、厚植育人情懷中踐行使命,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上一條:機電技術實訓中心團隊優秀事跡 下一條:機電學院教師袁海亮育人故事

關閉